产品组装来源
18世纪末期,产品批量增大,加工质量提高,于是出现了互换性装配。例如1789年,美国E.惠特尼制造1万支具有可以互换零件的,依靠专门工夹具使不熟练的孩童也能从事装配工作,工时大为缩短。19世纪初至中叶,互换性装配逐步推广到时钟、纺织机械和缝纫机等产品。在互换性装配发展的同时,还发展了装配流水作业,至20世纪初出现了较完善的汽车装配线。以后,进一步发展了自动化装配(见机械装配自动化)。
机械产品组装的环境条件
装配场所的采光应满足装配中识别较小尺寸的需要。还应按照不同情况采取防振、防噪声和电磁屏蔽等特殊措施。对于重型精密机器,要求装配基座有坚固的地基,以防止装配过程中出现变形。装配重型或大型零部件时,为了准确吊装就位,应设置有超慢速的起重设备。有些特别精密产品的装配对空气净化程度有特殊要求,如超精微型轴承的装配,要求每升空气中含大于0.5微米尘埃的平均数不得多于3个。
机械组装划分装配工序:
(1) 划分装配工序,确定工序内容(如清洗、刮削、平衡、过盈连接、螺纹连接、校正、检验、试运转、油漆、包装等);
(2) 确定各工序所需的设备和工具;
(3) 制定各工序装配操作规范:如过盈配合的压入力等;
(4) 制定各工序装配质量要求与检验方法;
(5) 确定各工序的时间定额,平衡各工序的工作节拍。
您好,欢迎莅临北京中航永兴,欢迎咨询...
![]() 触屏版二维码 |